省教育廳近日發布《關于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有關問題的解讀說明》(以下簡稱《解讀》),再次重申對“嚴禁義務教育學校考試入學、不執行國家課程計劃、學校考試排名”三大類10個方面進行專項治理。《解讀》還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收費、以分層走班之名變相設置快慢班等4個社會關注度高、公眾理解不透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政策剖析。
減輕學生負擔,違規辦學專項治理啟動
校外培訓、考試過多,課業過重……有數據顯示,全國中小學生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的僅有23.99%,升學已成為學生和家長的“集體焦慮”。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,去年10月,省教育廳印發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意見》,從十個方面明確提出30條細化要求。然而實施中發現,仍有一些地方和學校在招生入學、課程教學、考試評價等方面存在問題,加重了學生課業負擔,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頑疾。
針對這些問題,省教育廳日前印發《關于開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對規范江蘇省中小學校辦學行為作出全面部署。此次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工作明確治理范圍為義務教育學校,治理內容包括“嚴禁義務教育學校考試入學、不執行國家課程計劃、學校考試排名”三大類10個方面。
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,在全省開展教育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治理,集中整治校外培訓機構,需要強化校內教育、遏制校外補課,通過規范辦學行為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,構建校內校外相結合的良好育人生態,從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群眾經濟負擔。這既是本次專項治理的重要任務,也是專項治理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。
禁止“快慢班”,推進所有民辦學校免試入學
《解讀》中,特別對社會關注度高、概念不夠清晰的4個問題進行詳細解讀。包括政府公共資源參與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和捐資助學費、以分層走班之名變相設置快慢班、頻繁組織各類考試和測驗等。
其中明確,“政府公共資源參與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”指政府以國家財政性經費(不含生均公用經費及財政性獎補經費)、公有校舍、派駐公辦教師和由公辦學校參股、合辦、冠名等方式參與舉辦、且產權尚不清晰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。此類學校要在本次專項整治中進一步明確產權屬性,界定公辦或民辦學校性質,然后依法依規進行整改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在學費之外,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、捐資助學費等。重點治理當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入學時以考試(面試)分數和等級收取高額贊助費等情況。此外,還要積極推進所有民辦學校免試入學。
分層走班“變味”,學校不把重點放在“補差”上,而不斷強化“提優”,尤其是初中再現的“快慢班”成為學生負擔、家長焦慮之源。《解讀》重點說明了“以分層走班之名變相設置快慢班”,指學校在實行分層教學時,不是立足于面向每個學生發展,不是把重點放在“補差”上,而是以各學科考試成績分出多個層次、在一個學年多次分班,把分層教學、分層走班變成分重點班和快慢班。這一突出問題,也是此輪重點整治方面。
本次重點解讀、集中整治的還有“頻繁組織各類考試和測驗”。有的縣(市、區)違反“區域嚴禁組織統一考試”的規定,學校組織月考、單元考、周練超出規定次數,以及公布考試結果和排名,加重學生課業、心理負擔,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。
推廣“名師空中課堂”,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
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,既需要學校教育系統、校外教育系統的“善治”,也需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公益教育系統的協同治理。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,他們將積極回應廣大家長的現實需求,普遍建立彈性放學,強化校內教育,遏止校外補課。
目前在對國內外相關政策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,我省將起草《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》并多方征求意見,會簽相關部門后盡快印發各地。
在清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,我省還將探索建設在線校外教育服務平臺,啟動建設“名師空中課堂”成為一個方向。我省將盡快建立覆蓋全省的“名師空中課堂”,滿足學生課后輔導的個性化需求,讓優質教育資源“走”到學生身邊,真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隨時隨地共享,及時補齊學生的學習短板,幫助他們甩掉包袱,緩解和遏制校外培訓需求。
此外,我省還將出臺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規范管理文件,要求各地堅持政府發展義務教育的法定責任,在依法保障義務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,科學規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發展,合理確定縣域內民辦義務教育辦學規模。我省將針對招生、收費等方面對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進行廣泛調研,在調研基礎上,加快形成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管理相關文件,切實規范民辦學校招生入學、考試評價等辦學行為。
XuYiedu.cn聲明:此消息系轉載網絡,XuYiedu.cn(盱眙教育網)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不代表XuYiedu.cn立場。